ERP的中心管理思维是供需链管理。供需链按原文Supply Chain直译是"供给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意义,"供"与"需"总是相对而言、相伴而生的;国外也称Demand/Supply Chain。在商场经济下,供给总是因为有了需求才发作的,没有需求,何谈供给?因而,译为供需链更为切当。作为供给体系,通常是指Logist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出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商场到供给商场"。
以集成管理技能和信息技能著称的美国出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从1997年起,将出产与库存管理资格(CPIM)考试增加了供需链管理的内容,并在7个主题中列为第一(其他主题依次为:库存管理,JIT,主方案,物料需求方案,出产作业控制,体系与技能),阐明其重要性。供需链管理的考试内容有四个方面:
1. 经营范围的概念:供需链的要素;运作环境;财政根底;制造资源方案(MRPⅡ);按时制出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M);MRPⅡ、JIT及TQM之间的联系。
2. 需求方案:商场驱动;客户期望与价值的界说;客户联系;需求管理。
3. 需求与供给的转换:规划;才能管理;方案;履行与控制;成绩评价
4. 供给:库存;采购;物资分销配送体系。
从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供需链管理思维的要点,它统筹"供"与"需"两方面的环境。
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商场份额,先要有相对安稳的出售途径和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能含量,必须有相对安稳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协作件的供货商。企业同其出售代理、客户和供货商的联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来往目标,而是利益同享的协作伙伴联系,这是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改变。这种协作伙伴联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需链,是"精益出产(Lean Production)"的中心思维。当遇到有特定的商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根本协作伙伴纷歧定能满意这类新产品开发作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安排一个由特定的供给和出售途径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构成"动态联盟"(或称"虚拟工厂"),把供给和协作单位(包含产品研究开发)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商场,这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中心思维。当前,企业之间的竞赛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赛,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的供需链与竞赛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赛。ERP体系正是适应这种竞赛局势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上一篇: ERP同MRPⅡ的差异是什么?
下一篇: 更新ERP系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00-619-9527